对不少本土品牌来说,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一直是其目标之一。而近几年部分企业的策略也证实了这一趋势:立白以A级概念推出"去渍霸"洗衣液,飘影打造"美国一号"与"美宜堂"系列产品,霸王的"追风系列"、上海家化的"双妹"等等。不可否认,越来越多的本土日化企业对中高端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偏爱之心。
为何偏爱中高端?
多数消费者似乎已形成一种惯性思维,真正的中高端市场掌握在外资品牌当中,这是本土日化品牌的痛处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无论在资金、研发、管理还是品牌力等方面,本土日化企业都比外资品牌弱上一筹。
面对在中高端市场异常强势的外资品牌,本土日化企业还是毅然发起了冲锋,这不由引人思考:当下本土日化品牌为何纷纷走中高端市场?面对外资品牌构建起来的中高端市场壁垒,本土日化企业能否成功"破门而入",取得一席之地?
其实,本土日化企业偏爱中高端有来自双方的影响,一是成本的上涨,二是中高端市场的诱惑,同时外资品牌的渠道下沉,也极大地冲击了本土日化企业的低端市场占有率,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,一些企业在"内推外拉"中,开始尝试着挺进中高端市场。
该不该涉及中高端
进军中高端市场所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,而对于一些国内企业来说,他们也在筹划着向上攻坚。据了解,上海家化的佰草集已经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,京润珍珠的百货网点也不在少数,并呈扩张态势,2013年有望达到700家。而自然堂、丸美等国内品牌也厉兵秣马,向着高端市场渗透。从日化市场近年的发展来看,一些国内品牌正向高端市场发起冲锋。
少数本土日化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成功的个案,给了不少企业信心。在经营压力的上涨与中高端市场巨大利益的引诱,国内也有不少企业纷纷跟风,定位性地放弃了低端市场,偏爱中高端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中高端市场,对行业也有利好的一面。这些中高端品牌和中高端系列产品不断涌现的现象,必将逐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厂家的毛利率,同时也会推动行业整体产业链(如上游原材料商逐步开发高端的/下游终端商逐步倾向销售名品提升门面、主推中高端产品增加店里的利润)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,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,由重价格战向重品牌化发展。